|
|
|
简要描述 | | | |
太极壶茶具以闻名遐迩的“德化瓷”为瓷体,施黑釉,哑光釉面如凝脂,如点漆,透着神秘高贵的气息。造型设计体现了对太极的理解,黑白相间、虚实呼应、阴阳融合,赋有深厚的古老哲学思想,却又体现简约大气的现代之美。 |
|
具体说明 |
|
|
|
产地:福建德化
规格:茶壶:宽20cm×高18cm(壶身高12cm); 茶杯:口径7cm×高6cm
容量:茶壶500ml,茶杯130ml×5
包装:艺术纸礼盒(长42cm×宽25cm×高12cm);艺术纸礼袋
总重:约2.45kg
材质工艺:以“德化瓷”为瓷体,施黑釉,釉面哑光,釉色如点漆,釉面如凝脂,极致的黑传递出神秘、庄重、高贵的气质。茶壶的提柄和内置茶叶滤网均为不锈钢材质,坚固耐用。
风格特点:设计灵感来源于对太极的理解。壶身与提柄的造型,一实一虚、一阴一阳、一黑一白,巧妙地塑造了空间的立体的太极符号。搭配5行茶杯,即金木水火土,宇宙间万物所形成的基本元素,代表万物循环往复,生生不息。整体设计简约古拙,却能带来无限哲学与美学的思索。


【太极】
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,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。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、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。两仪即为太极的阴、阳二仪。《系辞》又说:“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。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,以及表与里的两面。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,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,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,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。
太极图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“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”。太极图形的美是哲学与美学在图形语言中的统一,在太极图中,阴阳二极紧密的契合在一起,形式简洁却不显单调,给人以无限的哲与美思考。《易传》说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从太极图的构成形式上看,由二条黑白鱼为主构成的“太极图”,涵盖了天地、昼夜、寒暑、生死等等,即为《易传》中太极所囊括的一切内涵。
【德化瓷】
德化县位于中国东南福建省中部,以出产白瓷为主。这里自然资源丰富,瓷土矿藏密布,质地优良,是中国瓷器的著名产地,与江西景德镇、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“三大瓷都”。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。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优良,洁白如玉,胎骨细密,透光度好,釉面晶莹光亮,具有透明感,享有“中国白”、“象牙白”、“奶油白”、“中国瓷器之上品”等美称。种类以瓶、罐、杯、盘等日用瓷器为主,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,多用贴花、印花、堆花作装饰。德化瓷器中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彩,佛像制作细腻,雕刻精美,造型生动传神。 德化瓷器始于宋代,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。明代(公元1368~1644年)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风格,在宋元白瓷的基础上,明代德化陶瓷工匠经过长期实践,大胆创新,烧制成功了独特风格的建白瓷器,其制作之精美,格调之高雅,达到了德化窑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。明代建白瓷器的历史地位极高,称为“东方艺术的明珠”,建白瓷器的每一件作品,都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家视同珙璧。受景德镇窑的影响,德化窑在明代晚期已经开始青花瓷器的生产,入清(公元1644~1911年)以 …… 详细>>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