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简要描述 | | | |
该款书签套装以紫光檀、非洲酸枝为材质,以“故宫的门”为造型,以镂空雕刻结合阴刻的工艺去呈现故宫隔扇门的无限精彩。径寸雅物,意蕴无穷,让我们轻轻推开故宫之门,去聆听历史悠长的回响。 |
|
具体说明 |
|
|
|
规格:长139×宽30×厚1.8mm
包装:抽拉式纸盒(长187×宽170×厚19mm)
总重:约0.24kg
材质工艺:
该套书签以紫光檀和非洲酸枝为材质,采用镂空雕刻与阴刻相结合的工艺精制而成。
紫光檀,学名东非黑黄檀,属《红木》国标8类中黑酸枝木类,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黑酸枝木类木材。它肌理紧密,棕眼稀少,油质厚重,是当今最重硬的木材。质地细腻坚韧,适合施展复杂而精美的雕刻工艺。木性非常稳定,不易翘曲变形。
非洲酸枝木,学名古夷苏木,是南部非洲最重的木材之一,其密度和耐久性其他木材几乎无可匹敌,稳定性高,耐虫蛀。心材明显,红褐紫色或红褐色,具深紫色条纹。
镂空,是一种雕刻技术,是指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。
阴刻,是我国传统刻字的基本刻制方法。阴刻是将笔画、图案显示在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刻出。阴刻是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。
风格特点:
该套书签以“故宫的门”为创意核心,整体形制犹如微缩版的隔扇门,格心部分镂空雕刻故宫隔扇门的四种吉祥纹样:万字纹、海棠花纹、三交六椀纹、铜钱纹,绦环板和裙板部分采用阴刻,工艺上虚实结合、纹样精彩纷呈、寓意丰富吉祥。深沉静穆的紫光檀,醇厚含蓄的酸枝木,在颜色、纹理、质地上也展现了质本天然的美感。


【隔扇门】
隔扇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构件之一,从民居到皇家宫殿都可以看到,是古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东西。安装于建筑的金柱或檐柱间带格心的门,也称格扇门。作为古代建筑最常用的门扇形式,唐代这种门已经出现,宋代以后大量采用,一般用于民间的装修。整排使用,通常为四扇,六扇和八扇。隔扇主要由隔心,绦环板,裙板三部分组成。格门上部为格心,由花样的棂格拼成,可透光。下部为裙板,不透光,可以有木刻装饰,在要求扩大空间时,隔扇门可以除下。
【故宫的花窗】
●三交六椀纹
太和殿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,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,位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大家口中常说的「金銮殿」就是它。
「三交六椀菱花」图案往往被选用在帝王宫殿的门窗上或代表神权寺庙的门窗上,象征着正统的国家政权,寓意着天地之交而生万物。「三交六椀菱花」图案是用直棂与斜棂相交后组成的若干个等边三角形,三角形相交之处是一朵六瓣菱花,三角形中间是圆形。整个图面以菱花为实、圆孔为虚,既像规整的几何图锦,又像规整的象形图锦。在紫禁城的殿宇当中,凡用三交六椀菱花的隔扇门窗均属最高等级,次者为双交四椀棱花,往下依次为斜方格、正方格等等。

*这是太和殿里往外看窗花的效果。

*再走近一点看,太和殿的三交六椀样式图案投影在金砖上。

*午门上的窗花,也是这个样子的图案。

●万字纹
绛雪轩是一座小型殿宇,是御花园中赏景休息之处。绛雪轩窗子的格纹是「卐」字图案,呈现出一种旋转的形态,类似于气流和水流循环时所产生的螺旋。
“卐”字棂花图案呈现的是一旋转的形态。它像天空中气流循环时所产生的螺旋,也像流水中常出现的漩涡。古人认为这种螺旋运动是生命的动力,寓意着无限循环的宇宙。卐字纹四端伸出,连续反复,意为万事吉祥,万寿无疆。有时还会在其中点缀“寿”字和“福”字,更加凸显吉祥寓意。

●铜钱纹(轱辘钱纹)
自雍正皇帝将寝宫移至养心殿之后,这里逐渐成为集召见群臣、处理政务、皇帝读书、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。一直到溥仪出宫,清朝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于此。
轱辘钱样式图案呈现为圆圈中有内向弧形方格,似圆形方孔钱,故名。轱辘钱样式的窗花有招财进宝的寓意。


|
|
|
|